帮你快速找医生

母乳喂养日 | 医务人员是促进母乳喂养的坚韧力量

2018年06月13日 8447人阅读

2018年5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母乳喂养—母爱最好的表白”。该主题诠释了母乳喂养倾注了母亲对宝宝无限的爱,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


为进一步营造促进母乳喂养社会氛围,增强孕产妇及家庭对母乳喂养正确知识与技能的了解,5月19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2018中国母乳喂养日宣传活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李彩云出席活动。该活动由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医务人员和孕妈妈们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戴耀华介绍说,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提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1990年伊诺森蒂宣言要求所有妇幼保健机构都须全面实施这10项措施。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爱婴医院创建行动(BFHI)号召全球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实践10条措施,促进母乳喂养成功。2018年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瓦联合发布最新版《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旨在促进全球卫生医疗机构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支持工作。

1.完全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市场守则》和世界卫生大会有关决议,制定书面的婴儿喂养政策,并定期与员工和家长沟通,并建立持续的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

2.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支持母乳喂养。

3.与孕妇及其家属探讨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喂养的方法。

4.分娩后立即开始皮肤接触并不间断进行,帮助母亲在婴儿出生后尽快开始母乳喂养。

5.支持母亲早开奶,维持母乳喂养以及应对母乳喂养常见困难。

6.除非有医学指征,否则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提供母乳以外的食物或液体。

7.母亲和婴儿共处,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8.帮助母亲认识和回应婴儿需要进食的迹象。

9.告知母亲使用奶瓶、人工奶嘴和安抚奶嘴和风险。

10.出院协调,使父母和他们的婴儿能够及时得到持续的支持和照顾。




应构建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环境

很多妈妈很轻易地放弃了母乳喂养,为什么不能坚持?妇幼健康研究会副秘书长丁冰提示说,出生前3天内,应鼓励母亲尽可能“常”、“长”地与婴儿肌肤接触。研究表明:出生2小时内,进行肌肤接触45-60分钟,至少可以影响五年内的母子关系。第一个月开始就有显著地表现:婴儿哭泣较少;母亲不想离开婴儿;母亲更频繁地抱起婴儿;母亲更多抚摸和亲吻婴儿以及更多目光交流。

丁冰强调,母乳是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和发展的理想食品。婴儿应该在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以后需要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因此,成功的母乳喂养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要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的重要法规,构建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环境。




爱婴医院倡导“六心”服务

广西优生优育协会会长陈荔丽分享了爱婴医院母乳喂养促进的工作经验。爱婴医院以孕妇学校为载体,以师资培训和健康教育为抓手和切入点,以孕妇学校师资骨干培训坚持20年继续教育项目,每年培训600人以上,建立了一支以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为促进母乳喂养和优生优育、呵护母婴平安健康人才队伍,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巩固了爱婴医院母乳喂养成果。

爱婴医院倡导“六心”服务,坚持母乳喂养。有爱心、有关心、有同情心、有怜悯心、要用心、要细心,已形成了全社会都关心、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良好社会风气。

对于新妈妈来说,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是一门必修功课。活动中,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高雅军、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刘宏、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的孕校校长席雪老师现场分享了哺乳期乳房护理措施,用科学细致的讲解,指导正确的哺乳方式,预防哺乳期乳房问题的发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