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静脉血栓知识

2018年08月17日 833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静脉炎)

1  什么叫血栓形成―――大家都知道人体循环系统内的血液中含有与凝血有关得很多物质,医学上称因子,有的是防止凝血的、有的是参与凝血的,正常的时候抗凝和凝血因子是平衡的,所以血液维持在流动状态。一旦失去了平衡,那么血液中的有形物质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就凝结在一起,俗话说这就是血管内形成血栓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郭伟光

2、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正常器官都是由供血的动脉系统供血供组织需要,而代谢后带有一部分代谢物的血从静脉系统回到心肺在交换后再进入循环,如此循环不休。那么,供血的血管叫动脉,回血的血管叫静脉。静脉有深静脉和浅静脉,深静脉在肢体深部我们看不到,浅静脉在体表皮下我们可以看得到,深浅静脉最后一起汇合回到腹腔,在下肢深静脉里血液凝结了形成了血栓阻塞了血压的回流,我们在临床上就叫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有哪些?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类型有哪些?

一是中心型指发生在髂股静脉段的血栓。

二是周围型指股膕段以下的血栓形成。

三是混合型是二者兼而有之。

 

2、临床有四种表现

①疼痛 不论那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都有疼痛的表现,是血栓刺激来的,大多为胀痛,中心型的则在全下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周围型的仅在小腿部疼痛,特别在小腿后部下垂时加重,平卧或肢体抬高时会好些。

②肢体肿胀 由于静脉被血栓阻塞那么静脉回流不好,所以不论那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都有肿胀的表现,只是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中心型的和混合型的整个下肢肿胀,而周围性的则多在小腿和足部,肿胀看起来很明显有手摸起来有发硬的感觉,压一下可以看到凹陷痕。皮肤颜色不变的叫股白肿,淤血重者皮肤成青紫叫股青肿。

③浅静脉曲张  由于下肢深静脉被血栓堵塞,引起回流障碍,浅静脉就会代偿性的曲张,检查的时候发现下肢皮色发青,平时看不到的小静脉也能看得到。

④全身反应 根据病情不同个体差异很大,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和白细胞增多等。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情况和并发症?

发病情况――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我国,据报告腹部手术后的病人的发病率达20%-40%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因为下肢血流最终回流到心肺,所以当下肢深静脉里的血栓脱落后直接回流到肺动脉――可形成肺栓塞,严重者可以死亡。一般在最初10天最容易并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较高,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在美国约有26万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因肺栓塞造成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

再有一个并发症就是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由两下肢静脉回流在腹腔时会合在一起向上到心脏,这段静脉叫腔静脉,阻塞后两侧下肢都发生严重的肿胀。

 

四、那些因素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那些人群易患本病?

1、形成血栓的三大要素

⑴血流缓慢 血流淤滞――动脉血栓少而静脉血栓多,这就是因为静脉血流缓慢的原因,如骨折的病人、偏瘫的病人、产后妇女因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因而血流淤滞,在血管里形成血栓。

⑵静脉内膜损伤--静脉管壁内膜是内皮细胞层,正常时可分泌一些抗凝血物质,使血液流动正常,打个比喻就像铁制水管内有一层镀锌层防止水锈一样,如果因外伤、手术等情况损伤了内皮层,那么血栓就会形成。

⑶血液高凝状态--血液中如血脂增高、其他凝血因子增高等因素导致血液成高凝状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血粘、血稠。那末,血液自然易于凝聚而成血栓。

 

2、易发人群

40岁以上人群,血管壁老化内膜不平坦,血粘度增高,运动量少,血流速慢。

⑵恶性肿瘤病人,统计表明此类病人较正常人发病率高20%。

⑶偏瘫病人,高脂血证病人,骨折、术后病人,血流缓慢,血粘度高易形成血栓。

⑷长期服用避孕药者。血液抗凝性差。

⑸严重感染、严重缺水病人也因血稠,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

 

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有那些检查方法?

1、彩色多普勒(doppier)血管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无损伤检查方法,它可以直接的描述血管内的血栓情况。

2、静脉造影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射进血管,在X光下直接看到血栓的情况。

3、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核磁共振仪(MR)、电子计算机扫描(CT)、放射性核素检查(ECT).

 

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与那些疾病相鉴别?

1、内科疾病导致的肿胀,最常见的就是肾病和心脏功能不全引发的。

但是肿胀的特点是双侧对称性肿和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比如化验中尿素氮值的升高、心电有异常、既往有肺心病史等。所以首先应排除内科疾病。

2、淋巴水肿也是容易于本病相混淆的,其特点是病人肿胀后皮肤的汗毛孔增粗、多在足踝部、有的病人有南方生活史,因为南方有一种丝虫感染可导致此病。

3、还有就是因肝功能不良和低蛋白及营养不良而发病的。

 

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1)溶栓治疗: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中药有疏血通、血栓通等。

2)防血小板凝聚集:阿司匹林、中药有川芎嗪等

3)抗凝血;肝素类制剂,如速必林、尤尼舒等中药有水蛭制剂如脉血康等。

2、手术治疗

要求有比较短的发病史,如果时间超过72小时,那么手术和药物治疗就没有差异,实际上病人的主述往往多超过三天,所以临床上适合手术治疗的很少。

4  体位和弹力袜应用

大家多知道水往低处流,静脉是回流血的管道,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消肿,适当的时候穿弹力袜也可以有助回流。

5  机械治疗:在十日后可应用循环驱动仪治疗。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1、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特别是已经过了急性期的患者,单纯西药药物治疗不很满意,而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2.中医将本病分成几种类型如湿热型、血淤型、淤热互兼型等。根据不同的舌脉表现进行辨证治疗,临床上有萆薢渗湿汤、血府逐淤汤、和自制的中药,及静脉点滴中药,外熏洗中药等应用,在疗效上较满意。

3、特别是对一部分后遗症的患者,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时,无疑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会带来希望。

 

九、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预防? 

中医古典医籍《内经》说过:“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在没有得病时预防更重要。

1  经常运动,可以调动腿部肌肉的泵的作用。

2  从事经常站立工作的人应当穿紧身衣裤保护腿部。

3  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有血栓形成之倾向者,平时可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

4  长期卧床者如偏瘫、骨折后等人应经常活动下肢,自己活动有困难的,可由他人被动活动。

5  孕妇可经常抬高下肢。穿弹力袜保护。

6  长途旅行的人,坐卧铺、坐飞机等要定时活动下肢,作屈伸关节的运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