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肛周肿痛非痔疮,夏日炎炎当防辨

2014年11月07日 125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盛夏季节烈日炎炎,人们都喜欢吃冷饮、喝冰啤酒降温,但图一时之快的同时,朋友们亦须提高警惕,当心患上肛肠疾病。

       28岁的李先生刚刚连续熬夜完成一个大项目,心情大好,与朋友一起吃烧烤喝冰镇啤酒庆祝。第二天便感觉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红肿疼痛,坠胀不适,本以为是痔疮发作,自己买了痔疮栓剂使用,结果三天后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红肿热痛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坐立行走都疼痛难忍,体温也达到39℃,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其实李先生并不是痔疮发作,而是患上了肛肠科的另一常见疾病——肛周脓肿。所谓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之为肛痈、脏毒。发病以20-40岁男性青壮年多见,尤以夏季高发。

       中医学认为肛周脓肿的发生多与湿热之邪有关,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醇酒,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而发。尤其盛夏之季,正是湿热火毒最盛之时,更易感受湿热之邪发为本病。

       肛周脓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块,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与痔疮发作的便时便后疼痛不同,肛周脓肿的肛门疼痛是持续性的,与大便无关。通常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伴有大便秘结、排尿不畅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肛周脓肿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发病迅速,保守治疗不易起效,多需手术治疗。一般1周左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可摸到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切开,充分引流,减低局部张力,以阻断其扩散和向四周的蔓延,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3个月左右,肛瘘周围炎症即会消退,纤维管道形成,再手术治疗肛瘘。

       值得注意的是,患了肛周脓肿一定要及时治疗,切勿拖延,任其发展。有的患者脓肿自行破溃,症状暂时缓解,以为病无大碍便疏于治疗。但哪知随后脓液又不断积聚,感染向周围继续扩散,出现或并发新的脓肿,甚至形成多个破溃口。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造成肛周过度损伤,甚至造成菌血症,脓毒血症,坏死性浅筋膜炎等,危及生命。

       有了以上的了解,我们平时更要注意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许多肛周脓肿患者发病前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或过量食用海鲜、辛辣食物、肉食等。针对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预防肛周脓肿的方法。

       1.多饮水、管住嘴。夏日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我们需要摄入足够水分维持水液代谢,尤其是每天早晨,多饮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肠蠕动,有助排便。管住嘴则要做到“瓜果蔬菜不能少,辛辣刺激不宜食”。日常饮食应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粗纤维”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芹菜、冬瓜、丝瓜、南瓜、油菜、木耳、海带、萝卜,西瓜、苹果、菠萝、白梨、猕猴桃等。而像酒、辣椒、生姜、大蒜、肉桂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局部发炎,加重肛周脓肿的病情,不宜食用。同时鱼虾、羊肉、狗肉、香菜、韭菜、竹笋等热性食物最好也不要吃。

       2.多休息、常锻炼。平时保持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切勿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久站久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亦可做提肛运动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

       3.保清洁、便通畅。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肛门是细菌容易生长繁殖的地方,应经常清洗,勤换内裤,防止局部感染;夏季人们易出汗,肛周潮湿亦容易诱发肛周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泻与大便干燥,从而刺激肛隐窝发炎诱发肛周脓肿,因而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防疾病、保健康。积极防治其他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等,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生。同时保持心情愉快,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饮食有度,起居有节,就可以远离疾病,保持健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夏宇虹 指导:王振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