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温暖的冬天

2015年06月03日 65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2月7日下班回到家,与往常一样打开了当日的宁波日报。一篇报道吸引了我的眼球:家住余姚市梁弄镇的陈海江,年仅四十出头,已患糖尿病有11年,因没钱医治,引发了重症尿毒症、高血压、严重贫血及并发性白内障,只能整天躺在家里,上有八十高龄的老母亲,下有一位读高中的女儿。由于需要血透,每月的总医疗费用要5000多元,家里变卖了能值点钱的东西,为此还债台高筑,不得已的妻子,只得抛下需要照顾的病重丈夫和高龄的婆婆,远到四川打工,靠每月寄来的一千元钱来维持生计。无助的陈海江几次想要自杀,正是他那位既懂事又成绩优秀的女儿,支撑着他活到了今天。如今,陈海江的糖尿病得到了海曙区陈丽萍诊所的免费医疗及生活上的帮助,症状得到到基本控制。然而,失明的双眼使他无法自理生活,他的情绪十分低落,他渴望能重见光明。 

       看了这篇报道,我的心为之震撼:在我们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在已经跨入小康生活水平的宁波,竟还有这样如此因病致贫的不幸家庭!

       看到一向喜欢说笑的我,今天却呆呆地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言,妻子以为是我单位里发生了什么重大医疗事件,于是,放下做了一半的菜,凑了过来,得知此事后,她也深表同情,坐下来一番长叹短嘘起来。作为一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眼科大夫,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们应该帮助象陈海江这样的特困人员,尽管我们的帮助十分有限,但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当天晚上,我与科室的同事进行了联系,决定次日一早去看望住在陈丽萍诊所的陈海江。

       眼前的陈海江,他的身体状况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糟,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全身虚肿,一脸的菜青色。躺在床上的他,伸出一双颤抖无力的双手,摸索着寻找我们的方位,茫然无神的眼睛浮含二汪泪水。陈医生告诉我们,通过她那里的一段时间治疗,虽然血糖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尿毒症到了中晚期,血色素很低,才7.8克,血小板2 万左右,生命指数很低。目前因眼睛视力太差,只能靠别人喂饭。听了这些,我们心里一阵阵的发酸。我们决定派车将陈海江送往第六医院眼科中心治疗,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陈海江对光明的乞求。

       医院的各项检查指标出来了。全身情况:血压170/115 mmHG,血小板2.3万,血糖波动在56—158mg%之间,血白蛋白3.2克;眼部情况:双眼睛都患严重白内障,眼底均有视网膜病变,而且一侧有视网膜浅层脱离。面对这样复杂的病情,在我从医近二十年中这还是第一次碰到。这回真的有点把我难住了:现在不手术,那以后手术复明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机会可能永远错过;手术吧,他的身体条件如此之差,弄不好会有生命之忧,加上眼底功能不好,即使白内障手术顺利,术后的视力也不能保证恢复,风险真的太大。12月8日,在余姚中学读高二的陈海江女儿雪娇同学,得知爸爸治疗眼睛的消息后,也请假赶了过来,从未到过宁波的她,在路上花了三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六院,手上还紧紧地捧着班级同学赠;送一束鲜花。女儿的到来给陈海江似乎平添了无尽的精神动力,从父女相拥而泣的深切情感中,从陈海江摸着女儿的头发、露出的难得的笑容里,我明白了一切,那怕承担最大的风险,我们也要满足陈海江的对光明的渴求。重症监护病房的主任请来了,内分泌科医生也到场了。最后经过特别专家组的共同会诊,先在ICU病房进行手术前的身体调理准备,择日手术。

       12月10日,是令陈海江永生难忘的一天,也是我从医近二十年最富挑战的一天。下午一点刚过,陈海江从ICU病房由送进了眼科手术室。小小的眼科手术室里摆满了二套仪器:一套是眼科的白内障手术用的,一套是抢救用的。生命保障组由急诊科的主任和护士长负责,而手术组则由我和一位眼科副主任承担。老天似乎也为此感动,这次的手术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不到二十分钟,陈海江的右眼白内障通过最先进的超声乳化方法被去除了,并顺利地植入了人工晶体。当陈海江被送出手术室的一瞬间,坚强又懂事的女儿终于失声痛哭了起来。在场的医护人员也无不为之掉泪。为了不影响陈海江的手术恢复,也为了不影响雪娇同学的学习,还来不及脱下手术衣的我,把雪娇拉到一边,悄悄地塞上早已准备好的五百元钱,叫科里的护士送她上了回去的车。

       在ICU病房的以后几天里,术后陈海江恢复得很好,右眼的视力达到了0.3,能自行活动和生活了。三天后出院。临出院时,陈海江怀里装着第六医院爱心捐款,紧紧地握着每一位帮助过他、至今还叫不出姓名的医护人员的手,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春节临近了,由于太忙我抽不出时间与陈海江联系,现在的陈海江不知怎么样了。想想身体非常虚弱、多病缠身的他,我真的有点不放心。但愿他能战胜病魔,坚定地活下去。因为生命中的女儿需要他活着,更因为我们社会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关心他、帮助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