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甲状腺疾病日常饮食要注意什么?

2018年09月27日 82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门诊经常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咨询能不能吃加碘盐,或问无碘盐哪里有的买?还会问能不能吃海鲜?可以吃十字花科类蔬菜吗?那么,我们日常饮食该注意哪些?
碘,不足或过量都有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碘是甲状腺最亲密的朋友。自然界从空气到水,从土壤到植物再到动物,都有碘的身影,尤其在大海中,海水的碘含量超出想象的高。自然界中的这些碘,可以通过食物、饮用水和空气,进入人体,遇到甲状腺后,甲状腺就会牢牢抓住这些碘,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一起合成人体的“生命燃料”—甲状腺激素。同样的,碘与甲状腺疾病也密切相关,碘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呈U形曲线,碘过量或缺乏都会损害甲状腺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健康成人(非孕妇)每天需摄入碘150~200微克,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医院一般可通过尿碘测定,初步判断碘在人体的多少,一般认为介于100~200μg/L为碘适宜状态;也有国外研究认为甲状腺球蛋白(Tg)可作为儿童体内碘状态的可靠血液学标志。
根据2016年7月在《Thyroid》最新发布的我国甲状腺流行病学数据(研究对象为来自中国东部和中部10个城市的15008位成年人),我国从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碘化法规以后,现已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碘过量的问题,中国摄碘量被认为已超过所需水平,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疾病谱的改变反映出碘摄入过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还能够愉快的吃海鲜吗?
海鲜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大家喜爱。但是,海鲜不宜多吃,特别是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面对味美汤鲜的海鲜,该如何下口呢?
医生和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时候,一般所说的海鲜包括三类:藻类、虾贝类、鱼类,它们的含碘量其实有天壤之别,呈现三个等级。我们常说的海带、紫菜属藻类,属于高碘含量;虾、扇贝等则是虾贝类,属于中等含碘;鱼类有带鱼、三文鱼、小黄鱼等,属于低等含碘。甲亢患者在治疗后,如甲状腺功能还未正常,或者还伴有甲状腺肿大,同时再摄入较多碘的话,会让病情雪上加霜。此时必须“忌”碘饮食。
若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可选择含碘量较少的小黄鱼、带鱼、墨鱼解解馋,每周吃一次还是可以的,烹饪时使用无碘盐。单纯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最好在测定自身体内碘多少的情况下,再选择性的吃海鲜。
长期高碘饮食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加重甲减,该病为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在同一家族中的几代人中发生,所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子女要注意减少碘的摄入量,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尽量做到提前干预,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

十字花科的蔬菜能吃吗?
十字花科听起来可能比较复杂,但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常吃的花椰菜、卷心菜、萝卜、西兰花、芥蓝等都是十字花科这个家族的,你大概就不会觉得陌生了吧。十字花科植物中有一类抗氧化物质——硫苷,在某些条件下,硫苷会水解生成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致甲状腺肿影响的作用方式是竞争性抑制碘-钠转运体(NIS)的活性,进而抑制甲状腺碘吸收,长久以往会造成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导致甲状腺肿大。
门诊经常有甲状腺病人问是不是不能吃十字花科类植物,其实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离开“数量”判断“能不能吃”都是伪命题。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你才需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首先,你需要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十字花科食物,相当于每天要吃2斤的西兰花、萝卜、卷心菜等;其次你同时有大量吸烟的历史,或者处于低碘地区并且吃不到海鲜和碘盐,或者同时食用富含类黄酮的水果(苹果、梨、葡萄、橘子)的水果。
除了上述的情况,平时的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患者都可以适当增加十字花科类的摄入。尤其是平时经常进食海产品已经沿海地区的人群,进食十字花科植物能有效降低高碘对于甲状腺的刺激作用,其中富含的大量抗氧化剂更是保护全身细胞免于各种有毒物质的侵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