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有效改善20年肌张力障碍症状

2016年05月19日 58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姿势动作异常有20余年服用多种药物症状逐渐加重

       曾女士26岁,因姿势动作异常有20余年,看了很多医院,服用了很多药物,效果不佳,为求手术治疗,前来我科就诊,王学廉教授诊断“肌张力障碍”收入我科。

       据了解,曾女士出生时无明确早产、缺氧、病理性黄疸病史,1周岁时断奶后出现不明原因高热达38℃,持续1周余,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且出现全身无力,肌张力极低,无法抬头,无法行走,遂于某儿童医院就诊,诊断“小儿麻痹症”,未予治疗。

       后来症状无缓解,反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疗效,至7岁前方能勉强行走,智力发育正常,行走姿势异常,身体左右摇摆,左足着地尚可,右足后跟不能着地,步伐基本尚且正常。15岁时出现头部意外受伤,后病情加重,左足也不能着地,头部不自主后仰,上肢开始不自主握拳,肌张力高,下肢被动跖曲,肌张力高,晨起可下床行走,至下午时无法行走,紧张,情绪激动时可加重。

       2000年以前曾于北京某院就诊,考虑“高热致脑部损伤”,建议行脑起搏器治疗,未行手术治疗。曾服用巴氯芬、氯硝西泮,开始服用时尚有效果,后疗效下降。2012年在山东某院行“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无明显疗效,症状进行加重,2014年因不良事件情绪打击病情再次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有效改善肌张力障碍症状

       我科也采用的是脑起搏器治疗,通过微电流刺激相关神经核团,调节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改善肌张力障碍症状。曾女士住院之后,完善相关相关身体检查,身体状况良好,做脑核磁,立体定向定位,需将“分离型脑起搏器”完全取出之后,才可定位。

       准确定位后王学廉教授为其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中测试效果良好,手术顺利,术后给予积极治疗,经治疗,曾女士身体康复良好。术后进行脑起搏器开机调控,曾女士头部不自主后仰、上肢及下肢症状有所改善。

【科普知识】(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的详细介绍

       脑起搏器的组件:刺激电极、延长导线、神经刺激器、患者程控仪、医用程控仪。

       刺激电极:每根电极的尖端都包括41.5mm铂铱合金的触电。电极触点被置于帕金森病患者大脑深部控制相应症状的神经核团,利用一个电极触点或多触点组合来散播电刺激信号。

       延伸导线:是一根放置于皮下,用以连接脑深部电刺激电极与锁骨下神经刺激器的绝缘导线。

       神经刺激器:它是一种外形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装置,包括一个高能电池和一组微电路系统。将它植入锁骨附近皮下,可发送电脉冲信号,经由延长导线传导至脑深部的目标神经核团。

       患者程控仪:禁忌情况下可以使用。

       医用程控仪:临床医师可使用此仪器,以无创伤的方式检查神经刺激器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病情和反应调整设置合适的刺激参数,还可以得知电池的使用情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