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6大原则助你养肝又防病

2018年03月12日 80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立春到来之后自然界开始生机勃勃,万物生长加快,这时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长勃发之景,我们要睡的早起的早,早晨可以去散步走走,放松形体放松心情,使身体情志都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蓬勃向上,这是适应春天的养生好方法。违背自然的做法就会损伤肝脏,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
北方“春捂秋冻”很适合
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时寒时暖,早晚温差是十分大的,因此春季养生首先就要注意“捂”,留意衣着的适宜。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
南方加强锻炼防病正当时
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这种状况在南方地区更加明显。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菌活跃,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三是增加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春季养生六大原则
1、首先要防止旧病复发
俗话说的好“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由此可见立春后是各类疾病多发的时节。春天的容易发生的疾病有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而我们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和预防。
2、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是古代的养生经典,里面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兴荣,夜睡早醒,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的春天调养方法,因此,在春季我们要早睡早起,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时候气温还没有正式转暖和,这时候不要随便减少衣服。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冬季进入初春,时暖时寒,气温变化很大,一旦提前把冬衣脱掉了,气温突然下降的话,我们身体就会就很难适应,导致身体抵抗力出现下降。病菌也会乘虚袭击我们人体,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可以多吃些辛甘发散的食物,尽量少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春季时节很好的药膳。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虾皮适量。韭菜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春季进补食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