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有时候,癌症的治疗是在赌! (转载)

2017年12月20日 83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工作十余年,虽然各种癌症都有各自的指南,但是有时候,癌症的治疗真的是在赌!我同意张教授的观点! 作者:张晓东 1、其实人这一生是否会患癌,没有人知道,医生们给的也只是概率,如有癌家族史、生活在癌高发区、有各种慢性炎症、不良生活习惯......人们期望的基因检测还不能指导临床干预,也不能阻止癌的发生,假如我们知道了某一个基因有问题可以导致胃癌,那么我们采取的措施也只是把胃切掉,无法改变基因。这一切都源于癌的发生太复杂,致使人类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每个患者确切的发病机制。庆幸的是癌高发于老年人,年轻人如果注意各种炎症的控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还是可以让癌来的晚一些。 2、到底谁治疗有效也一直困扰着医生。当前还没有一个切实的客观直指标提前告诉医生谁治疗有效。如果你不幸患了某种癌,医生在治疗前找你谈话,并且提供两种以上治疗方法让你选择,一般都属于这些不确定的原因,因为医生也不知道答案,只能借鉴前面的患者和临床研究的数据给你一个概率,让你自己决定,潜台词是与“赌博”差不多,你要愿赌服输就接受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并且没有回头路。一个好的化疗医生高明之处只是可以“及早”的鉴别出来谁没有效果而避免过度医疗。但凡医生把握较大的也不会让你自己选择,例如胃癌共分4期,1-2期所有医生都会建议你手术,除非您自己“任性”,否则医生的意见会比较统一。3期会给你两个选择,手术前化疗或放化疗,也可以直接手术,这就有点赌的意思了,各种指南也是多种选择都可以。4期患者以化疗为主,争议也不大。对一些少见疾病,医生的经验也取决于他的所见,曾经一个胸腺瘤找多位外科医生就诊,有人说你要手术切除,高度怀疑恶性了。同一个患者,有的胸外科医生说还可以观察,不一定是恶性的。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我发现与每个医生的治疗经验不同有关。怀疑恶性建议手术的曾经做过类似的胸腺瘤,结果是恶性的;不建议手术的医生曾经做过手术结果是良性的,因此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建议,他们都没错,就是这些临床的不确定性造成这一局面,很多治疗是没有金标准的,特别是少见病。那么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患者,患者很茫然……没办法,赌吧!愿赌服输! 3、最好的治疗是什么?在我国由于早癌筛查不够、百姓不是恐癌、就是不在意,确诊时各种晚期癌占多数,致使我国的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化疗成为了治疗的主要手段。以消化道癌为例,“晚期消化道癌”还没有比化疗更给力的药物,受益人群在35-40%之间,适合靶向药物治疗的小部分患者的疗效提高到60%左右,化疗还应该及时联合放疗等局部治疗,力争改善生活质量,尽力延长生存时间。 家属的误区: 1)总有患者家属问化疗不敏感怎么办?是否敏感是有参照物的,与什么做参照哪?与什么都不做化疗是敏感的;与中药比较是敏感的。如果有比化疗更敏感的药物我一定建议您去治疗。中药在晚期消化道癌没有强有力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如果有人说中药可以治愈晚期癌症,基本可以认定是“骗子”。 2)化疗太伤人:的确如此,可以说是很毒的药物,但您别忘了我们给患者用化疗是为了什么,非癌症患者用化疗药就是杀人,但是什么药没有毒性呀?不要在这利弊不分的问题上纠结。化疗有效的患者还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但在当前还没有比化疗疗效更高的药物,但凡有比化疗疗效更好的药医生一定建议你应用。肿瘤治疗最怕不作为的药,即无毒无效,不花钱也可以考虑,如果这样的“药”价格昂贵,我只能说是骗人了。除非你就抱定不治疗决心,否则到更晚期化疗就更没有效果了,并且伤害更大。 3)隔壁的老王效果不好:肿瘤治疗人与人天壤之别,期望值也相差千里,可以说全世界没有重样的患者,一个患者遇到一个治疗效果好的就特别积极治疗,遇到一个效果不佳的就放弃治疗,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请记住,您就是您,无法与任何人做比较。 给您的建议: 1).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不要自己“作”。 2).定期检查身体,积极治疗慢性炎症,特别是肝炎预防和控制。 3).晚期癌首次治疗很关键,建议您尝试,但不要过度,在您经济承受力之内选择最好的就OK。 4).不要相信偏方、奇招,癌治疗没有“特效”的药物。 5).不是无毒就是好药(也不存在无毒药物),关键是要有效,药物“不作为”更要命。 6).找你信任的医生,想好您的期望值和目标,如果与医生的一致,不管怎么治疗或不治疗都“认赌服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