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节炎患者的生活指南

2019年09月19日 87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摘自<<关节炎--诊断和治疗学>>200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施桂英、栗占国主编,袁国华、刘湘源副主编,李胜光秘书长。本文作者:邓晓莉,刘湘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

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其中的“养”就包含了正确的生活方式,关节炎患者离不开“养”,正确地“养”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和保存受累关节的功能,降低残疾的发生率。

一、关节炎患者共同的生活指南

(一)心理调节

性格抑郁和悲观的关节炎患者往往自觉关节疼痛更为严重,每天疼痛的次数也明显增多;相反,外向而开朗的性格能减轻关节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应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保持乐观和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营养

不同的关节炎对饮食要求有所不同。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和骨关节炎患者应尽可能多地摄取体内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包括蛋白质、钙、磷、镁、铜、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D等。力求平衡饮食,不可偏食,多饮含钙质丰富的牛奶,可补充一些可能对缓解关节症状有益的食物或保健品,如鱼油、藻类、虫草、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和蜂蜜等。不宜过多摄入高脂肪类食物,长期服激素患者不宜过多摄入高糖食品。禁烟限酒,尤其是服用易损害肝脏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等或已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禁止大量饮酒。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往往营养过剩和超重,体内血尿酸增高,因此不管是急性关节疼痛发作还是未发作时,均应严格限制产生尿酸的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肝、肾、脑髓、胰、鲭鱼、肉汁、肉汤、沙丁鱼、小虾、花生、扁豆、黄豆及菌藻类等,提倡摄取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蛋、面粉类制品、芋头、干酪、淮山药、莲藕、土豆、玉米和新鲜蔬果等,其中牛奶(尤其是低脂牛奶)备受推崇。因嘌呤易溶于水,肉类食品煮熟弃汤食用可减少嘌呤的摄入量。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痛风的控制和降低尿酸,肥胖痛风患者除限制高嘌呤饮食外,还应限制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面等主食)的摄入,但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的摄入。痛风患者应禁饮啤酒(包括无醇啤酒),可适当饮一些葡萄酒。某些食品或调料如辣椒、咖啡、胡椒、芥末和生姜等可能通过兴奋自主神经,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少摄取。多饮水能促进尿酸排泄,适于无全身浮肿、肾衰和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每日液体摄入总量2500-3000毫升,使尿量每日达2000毫升以上。

(三)关节运动

1.目的

关节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关节功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保持关节稳定性,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耐力,并改善心血管功能、骨密度及精神状态等。按是否需他人的帮助,关节运动分主动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主要适于急性关节炎和关节手术后有严重疼痛及体弱的患者,随疼痛和病情的逐步好转,可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

2.原则

运动应以循序渐进和不过度疲劳为原则。运动强度应适度,急性关节炎患者以运动后刚出现关节痛为宜,而慢性关节炎患者则以运动后疼痛持续时间小于2小时为宜。应避免剧烈的过量运动,如长时间跑、跳、蹲、跪和踢等,否则可能加重关节症状,甚至诱发某些关节炎(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每次关节运动的范围力求达到最大,牵拉关节时应缓慢轻柔,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断裂。

3.方法

(1)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发作期以全身休息(卧床)为主,持续2-3周为宜,但全身休息并非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时需不断变换体位,同时进行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避免长时间不活动而导致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尽可能避免关节制动,如实施制动,应制动于关节功能位(膝屈曲10度,肘屈曲90度,腕背屈30度等),制动时间宜短,每隔数小时取下制动器,以便关节运动和肌力训练。

(2)亚急性期:亚急性期为关节肿痛较急性期好转,但未完全缓解的时期。运动包括:①关节活动度运动:受累关节应行全方位的最大幅度运动,每日至少做2-3次,每次3遍。②肌力和耐力增强运动:受累关节进行等长收缩(肌肉起止点间距离不变及不产生关节运动的状况下,肌肉进行强力收缩和放松运动)、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张力保持不变,但肌肉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或抗阻力运动(主动运动的肢体上增加一定阻力,以迫使肢体需更大力量才能运动),其中等长收缩尤适于关节疼痛而活动受限的患者。③协调和灵巧度运动:进行编纺、木刻或镶嵌等活动以充分改善关节的协调能力和灵巧度。④日常活动运动:自理能力较差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进食、取物、倒水、饮水、梳洗、拧毛巾、解扣、开关抽屉、开关水龙头、坐、站、移动、下蹬、上下楼梯和出入浴池等。

(3)慢性期:慢性期为关节无急性红肿热痛,病情相对平稳的时期。可选择主动运动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指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长时间(大于15分钟)的耐力运动。运动项目包括步行、原地蹬自行车、有氧健身操及游泳等。步行简便易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状态调整行走距离和速度。

(四)药物的使用

关节炎患者应遵医嘱服药,不要乱投医和滥用药物,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肝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应谨慎用药,用药时应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一定要让医生知道自己同时服用了何种药物,以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肠溶片或易受到食物影响的药物应饭前半小时服用,而其他制剂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可选择在饭中或饭后服药。为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应选择在上午8:00服用,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者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痛风关节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增高血尿酸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环胞霉素等。

(五)其他

1.穿着

关节炎患者应穿舒适、轻巧和易穿脱的衣服。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患者在换季时应注意防寒和防湿,避免风吹雨淋。夏季应穿长袖和长裤睡觉,不宜睡竹席和竹床。冬季要穿质轻又暖和的衣服。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感冒者密切接触;必要时可行预防接种,如每年1次的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接种等。

2.日光浴

病程长的关节炎患者常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日光浴有助于钙质吸收,增加骨量。除伴明显光过敏、活动性肺结核、心衰及发热的关节炎患者外,其他患者应多行日光浴。时间应选择在无风且阳光充足的天气,以上午9-11时(夏季)或下午15:00-17:00时(冬季)合适。夏季以每日照射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照射时间,直到每日30分钟左右,若无不适反应,可逐步增至每日60分钟,冬季照射时间可适当延长。地点应选空气清新及无污染处,如草地、公园、河边和海滩等。行日光浴前,应在遮荫处做空气浴5-10分钟,使机体适应室外气温。注意空腹及饭后不宜立即行日光浴,日光浴时不应看书看报。如日光浴后出现全身不适、疲劳、失眠和食欲不振,应暂停,若出现皮肤红肿应终止。

3.怀孕和分娩

关节炎患者最好在病情稳定、并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至少半年以上才能怀孕。孕早期和孕晚期均禁用非甾类抗炎药,孕中期和哺乳期可谨慎使用半衰期短的非甾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妊娠期禁用所有细胞毒药物,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和雷公藤等。服用柳氮磺吡啶的男性患者,可出现可逆性精子减少,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已发生关节或脊柱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的女性晚期关节炎患者,应慎重考虑怀孕和分娩。如有严重的骨盆畸形,可能需剖腹产。

4.复诊

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来医院复诊。复诊的主要目的是:(1)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通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和骨密度检测等,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2)监测药物疗效:通过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和化验结果,判断药物疗效,并调整或补充治疗药物。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用药早期,因此用药的头几周或头几月内,复诊间隔时间宜短,多在2-4周,而以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延长。

二、不同关节受累者的生活指南

(一)手小关节

手小关节受累可因过度用力而出现肌腱或肌腱环受损或断裂,导致关节不稳或畸形变,故应避免手指用力过度。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使用较大关节,如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而应用掌心加力来拧。避免手指长时间处于屈曲状,用手写字、编织、打字和修理时,应间断休息,并常伸展手指。平时注意行抓和握的锻炼。

(二)下肢大关节

膝和髋关节属于负重关节,它们的受累可影响行走和运动。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尽可能避免负重运动,减少或避免爬楼梯、手提或背负重物,可行游泳或散步,其中游泳是最佳的运动项目。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跪位和蹲位。床的高度要适宜,可在床旁放一张椅子,以帮助上下床;尽量坐高椅凳而勿坐低凳或沙发;最好在椅凳上坐着淋浴,而不用浴盆;如厕时使用坐厕,马桶上可装一定高度的塑料垫座,并在周围装上扶手。为保护受损的关节,可用护膝和手杖,手杖应选易于调节高度、适于抓握和底端接触面积大的轻巧木制或铝制产品。病变较重者可用拐杖或助行器,助行器尤适于关节不稳定者。拐杖底端应装防滑橡皮,其长度以使肘关节屈曲30°为宜;使用拐杖时,上臂负重,腕和肘关节处于伸展位。完全不能行走者应使用轮椅。膝内翻或外翻者可用楔形鞋垫。

(三)足小关节

足部小关节受累的患者应选择合适透气的鞋和袜,鞋底应柔软,鞋身应尽可能深而宽大,以容纳畸形的足部,防止因摩擦起疱和皮肤破溃。鞋后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为宜,鞋底须有防滑波纹,以免摔倒。注意不要长时间地行走和站立。应经常洗脚,保持足部卫生和干燥。

(四)脊柱关节

脊柱受累者在坐位时应保持胸部直立位,并常有规律地活动脊柱,通过坐直和向后活动肩膀来伸展脊柱。坐的时间不要太长,要常站立、散步和舒展身体。久站或久坐后平卧15~20分钟,有益于减轻脊柱压力。站立时应尽可能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前弯腰或侧弯腰。睡眠时,多取仰卧位,避免脊柱屈曲畸形的体位。颈椎和腰椎受累者,应睡硬板床,低枕平卧,以防颈椎下段和胸椎上段屈曲畸形,最好选用松软的羽毛枕头,以很好地支撑颈部。颈椎受累者不适于游泳,寰枢椎半脱位者最好用柔软的颈围,以减少颈椎过度活动。腹前突者可用腹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