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你也可以快速成为心理医生,爱信不信!

2019年12月04日 78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人类正常生理正常与否的辨别方法和手段已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怎么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正常呢?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卢和丽

什么是异常心理?

时至今日,研究角度不同,各家对异常心理的看法和定义存在差异,明确定义异常心理仍非常困难。

一般性解释

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其实心理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绝对的健康和正常很难找到

正常与异常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是程度的不同。

故: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以及心理异常的程度如何等问题,目前没有完全统一和简洁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社会适宜的方式行动,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能够被常人所理解,即使有时出现轻度焦虑或抑郁现象,也不能认为其心理已超出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

心理正常是一个常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允许存在不同差异。

心理问题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与个人发展有关的心理方面的困惑(求职择业、社会适应、感情婚恋、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虽然个体会认为这些问题困扰,且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因其持续的时间短、较易解决,对多数人未伴随躯体症状,无需药物治疗

故:

这种短暂的心境不佳不属于疾病的范畴,不称之为心理异常。

常识性的区分(非专业人员对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时;

二、呈现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时;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时;

四、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时。

心理学的区分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其形式和内容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如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但是,当时的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那认为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产生了幻觉。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的心理活动被人为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部分,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情则说明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相对稳定,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而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可能偏离正常轨道。

心理异常的评判标准

正常与异常心理是一个渐变的连续体,其区别往往是相对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界限

一、内省主观经验标准

这个经验标准指两个方面

一是指来访者的主观感受,即他们自己觉得焦虑、抑郁,或是有自己也说不清具体哪不舒服的感觉............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也可能有心理异常,如亲人丧亡时,如果一点不悲伤也需要考虑心理异常。

二是从医师的角度来说,医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来判断来访者心理正常与否。当然,这种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由于大多数医生接受过专业规范教育及临床实践,医师之间通常形成了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因此大多数心理障碍在不同的专业医生之间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对少数病人可能存在分歧。

二、统计学标准

科学家运用数学统计学的原理对人们的心理特征作出了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心理现象处于连续变化的状态。在这个范围中,处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认为是“异常”的,因此,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可以用心理测试的方法评估,用咨询中某个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当然,这个方法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界限也是人为划定的,临床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这种标准存在缺陷,如智力超凡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

三、生物学标准

许多医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于身体的某些方面出现了改变而导致的,这些变化可能是病理的、分子水平上的,甚至是遗传方面的。如果上述变化可以通过某种医学仪器检查发现,那么医生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存在心理障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标准,但却不能使人满意,因为现在绝大部分心理障碍是无法通过某种医学仪器检查发现身体存在某种异常进而确诊的。

四、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人的行为一般都是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标准的。如果某人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他的行为方式不能被周围人甚至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所接受时,或者与他以往一贯的行为表现有较大差异时,就可以认为其有心理障碍。

上述4个标准用来判断心理正常还是异常均有一定的价值,但往往不能单独用来解决所有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应该由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对各种心理想象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考虑年龄、地域、时代、社会风俗及文化等对心理想象的影响,通过灵活地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咨询者心理正常与否。

异常心理从轻到重(根据心理偏离常态的程度)

轻度心理障碍: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基本完好,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从表面上与正常人区别不大

如:强迫症、焦虑症等各种神经症

严重心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人的精神活动功能严重受损

如: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等

心理生理障碍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消化性 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经前期情绪障碍等各种心身疾病

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行为问题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如:烟瘾、酒瘾、药瘾、厌食和贪食、网络成瘾等

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如:海洛因、烟草和酒精等状态下的精神障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