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李老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病例精选 田腊群

2018年06月14日 950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姓名:周某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76陕西省中医医院消化科李学武

就诊日期:2012926     初诊、复诊:初诊  发病节气:秋分后4天.

主诉:慢性胃病10余年。

现病史:10年前,因胃脘部不适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曾间断治疗服药,病情时好时坏。现症:胃酸、胃胀、胃痛,纳差,眠差多梦,大便不成形,一日一次,小便尚可,舌红苔白脉沉。

既往史:否认其他疾病史。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胃镜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痞

证候诊断:脾胃气虚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法:健脾益气

    方:

木香10g、砂仁6g(后下)、陈皮12g、半夏10g、党参12g、茯苓15g、炒白术15g、甘草6g、蒲公英20g、乌贼骨30g、浙贝母12g、元胡10g、呈茄10g、佛手10g、白芷10g、炒枣仁30g、白芨10g    

7付,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2012107

服用上方后诸症好转,仍感胃胀,纳可,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

处方:继用上方  7付,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此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不适,钠增,眠可,二便调,巩固治疗两月多。

心得体会:

李学武老师认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不畅,先天禀赋等有关。病位在胃,然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病机多由脾胃虚弱,内外邪乘而袭之,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失常,病程迁延而致气虚血瘀而成。他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得特点,因此久病必虚,久病多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是其病理特点。他首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一段时间,待病情稳定且临床症状减轻后,再根据病人的辨证情况选用合适的中成药坚持治疗。辨证治疗一般分为以下证型:饮食停滞、湿热内阻、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气滞血瘀、寒热错杂、痰浊中阻。分别采用消食导滞、清热化湿、疏肝和胃、舒肝理脾、温中益气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辛开苦降,祛湿化痰的治则,运用相应的方药来加减治疗,然后再采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专病专方巩固辨证治疗的疗效,考虑到该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治疗,最后要根据病人的辨证情况选用目前临床上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的中成药或根据病人的特点制成丸药、散剂缓而图之。这样的好处是病人花钱较少,易于坚持治疗。在经过这三个阶段规范系统的中医中药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一部分病人的肠化消失,增生逆转,萎缩性胃炎变成浅表性胃炎。

                              2013 、10

0